「在生活中缺燈不可,要做到保持照明且減少光害,施行起來不難,難的是解開民眾對減光的誤解。」
身為「暗空捍衛者」之一、台灣星空守護聯盟創辦人劉志安時常得向民眾宣導「減光」的正確觀念。在一個多小時的訪談中,他整整提了 6 次「光害防治並不是要把全部的燈關掉」,足以證明多數民眾對減光充斥著「迷思」。
劉志安認為,這是大眾聽到「減光」的首要誤解。他解釋,生活需亮光、開車時也得開車燈,光害防治只是將燈光照在該照的地方、該開燈時才開燈,主要讓燈光使用方式合宜,並非要把全世界的燈都關掉。
其實,減光做得好不但有節能、省電效果,還有辦法增加經濟效益。劉志安以早期的圓形路燈為例,該款路燈會讓水平線以上的燈光往天空照,僅水平線以下的燈光能照向路面;若設置遮罩,讓本應往上照的光源得以往下反射,燈泡整體亮度降低之餘,仍能發揮「照明」效能,就能減少不必要浪費。
此外,現今燈具普遍未融合環保、光害防治概念,若燈具廠商早日意識到該環保需求,可能誕生另一波商機,增加業績。
相信不少人聽到減少照明亮度後,第一直覺就是「暗將變得不安全」,但劉志安引述國外研究指出,亮不亮燈和犯罪率無絕對關係。至於暗的地方是否容易發生犯罪行為,他認為該說法有待商榷,畢竟白天依然會有犯罪或意外發生。
但相反的,燈光照錯而對行車安全的威脅率卻是「百分之百」。想像一下,有一台車正以遠光燈向你駛來,你會感到相當危險,因這部車的燈光可能會讓你覺得刺眼,且在視力受影響狀況下,撞上前方車尾沒燈的自行車騎士。
劉志安強調,即便亮與暗有相對關係,但光害防治主要是控制照明,水平面以下有燈光才合理,不是不能點燈,而是要檢討會不會點太亮。
劉志安反而認為,比起減少光害對星星造成的影響,反而應該關注的是,台灣受光害影響的最大苦主,其實是「農作物」。
「植物具有向光性,它們藉由日照與夜晚的長度,瞭解到了要開花的季節。所以當農作物白天被日光照、晚上又受路燈照射,容易導致其生長週期亂了套,造成農作物持續長高,但不會開花、結穗。」
劉志安提起,台東池上著名的伯朗大道上沒路燈的例子,表明農民皆知路燈一開,作物品質就會差的道理,所以有時在鄉下,會看見農民將路燈蓋布袋、蓋紙箱、以不透明的封箱膠帶封燈的景象。他曾親自拜訪台東池上、關山當地,證明燈光下的稻子確實長不好,無路燈照的稻子稻穗則很飽滿。
近來,水稻、玉米、蔬菜、雛菊等作物受光害影響的事件一再傳出,而人類為了生活便利改在晚上點燈,還會讓夜行性的昆蟲與鳥類因少了「日夜交替」,進而難以生存。
減少光害還能對人們的視力與遺產保護起作用,紐西蘭南部的 Tekapo 小鎮就曾以美麗星空為由,向國際教科文組織申請「世界遺產」等級的認證(按:Tekapo 2012 年被列為國際星空保護區),更有助於發展當地的觀光。
劉志安總結,推動「減光」運動,將有助農作物、生態環境,最後的受益者才是美麗的星空。他認為比起空氣汙染、水汙染等,必須花上一段長時間的改善才有成果,光害則是只要將燈光「一遮」或照射角度「一調」,就能立即改善。
因此他將會繼續推廣,讓大眾瞭解「暗空」真正的意義,就是以負責態度和友善環境方式,合宜使用燈光。